当前位置:首页>篮球>CBA

CBA工资帽制度实施遇难题

2025-10-29 09:42 来源:球报网
详情介绍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王奕博顶薪转会青岛,实际上是CBA历史上第一次有球队利用工资帽规则的D级限制条款硬抢球员成功。

按照姚明主导设计的CBA工资帽体系,每个队的工资体系由ABCDE五种合同构成,其中D级顶薪是球队的核心,一个队只有三个,如果你的球队三个顶薪已经满了,那其他球队就可以用D级合同强抢你的球员,而你没法匹配。

但讽刺的是,这次转会是在姚明离开后才出现

这么设计的目的,当然是在一定程度保护母队的基础上尽量刺激球员流动,但从实际操作的结果看,球队并没有按照姚明的预想在这个框架下玩游戏——D类不报满是常态,而球队间相互挖人也往往会用比较温柔的手段。

而原因也很简单,CBA的工资帽,与NBA有着本质的不同:

NBA,以及北美的其他体育大联盟,核心可以说是一家企业,一个经济共同体。30支球队相当于NBA的30个不同部门,球员的转会也只相当于在不同部门之间调动,(绝大多数)球员没有对转会的否决权,在转会之后,他们也继续履行在之前球队签下的合同,因为雇主都是NBA,一直都没有改换门庭。

而在CBA,无法真正实现联盟制和经济共同体。每一年每一支球队所得到的投资不是固定数字,常常变化极大。想要通过工资帽的硬性规则将球队的投资控制在一个区间当中根本无法实现。

在姚明执掌期间,最低投资的吉林队一度投入低于当时的最低值1200万,而工资帽最初设定的上限3600万,很显然根本限制不住豪门球队的巨大野心。

本赛季的制定的(国内球员基本)工资帽上限为4200万,下限为1400万。此外也明确规定了每场比赛的奖金数额,但“球队可以在额度之内自行决定如何发放”:

在NBA和北美其他体育联盟里,是没有转会费概念的。即便每支球队被允许使用“部分现金”,也有对现金的明确实用上限:2024-25赛季,NBA的现金使用上限是724万美元,2025-26赛季是796.4万美元,每支球队的收入和支出都不能超过这个数值——相比于1.55亿美元的工资帽,这点钱最多只能用于小型交易的补偿,所以“cash”最初的翻译也就是“部分现金”。

但在CBA的交易里,“部分现金”才是重量级。

无论球迷怎么猜测,球队和随队媒体怎么辟谣,这些年里真实的转会费一直都没有过清晰的报道,但王哲林、周琦、陈盈骏、赵睿、张镇麟们,应该都伴随着大几千万的转会费。高诗岩当年的3000万转会费似乎已经被多方确认,这个数字也可以作为一个锚定值,每支球队的年度开销中的绝大部分,其实并不是上限4200万的国内球员工资,或是425万美元的外援工资帽。

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休赛期所做出的大部分转会,仍有合同的球员的年薪符合在工资帽体系下的平移,但通常都伴随着各种未来的口头承诺。

而合同已经到期的球员的转会,多少都带了点“我们的ABCD,跟你们的ABCD,不是一回事”——

姜宇星从吉林的D改成辽宁的C,工资水平似乎还有上升;

至于赵睿……转会首先是新疆提前买断了还有一年的D类顶薪合同(规定顶薪买断需全额支付),然后和北京签下C类合同,其中玄妙,不言而喻了。

那么既然如此,在2020-21赛季开始推行工资帽制度以来,D类合同的概念和意义,就完全偏离了设计者的初衷——在NBA里我们常常感受到的,因为薪金压力,母队不得不放任球员自由离开,在CBA显然很不容易实现。

最容易操作的办法,就是不报满三个D类顶薪。

在《2025-2026赛季CBA联赛国内球员注册信息》中,20支CBA球队一共只报名了28位D类合同球员,其中只有北京、浙江、广厦(赵岩昊、胡金秋、孙铭徽)和山西(原帅、葛昭宝、张宁)报满了3个D类合同,而吉林、江苏和四川甚至都没有报名D类合同。

事实上,球员转会,在CBA现有的工资帽体系下,依然很难通过个人推动:球队自然培养的球员是A1合同,选秀球员是A2合同,母队只需要在合同到期后提供涨幅100%的B类合同就能留人,当年的刘传兴和朱松玮选择离开CBA,就已经是对这条规则的抗争了。

至于其他几位处于B类合同期间而在今夏选择留洋打球,也许会有类似的原因,这里不做过多猜测解读。

从A类到B类,母队可以锁定;B类和C类到期后,母队拥有D类独家签约权;包括符合老将合同E类(与C类一样可以签下最高低于D类50万的合同),母队都可以用D类报价留人。

所以在自由市场上操作空间最大的球队,反而变成了“拥有大量现金流+D类空格”的球队,手头的D类名额,既可以用来留人,也可以用来引诱潜在招募对象。

而这些年在普遍印象中应该签下D类的球员最终签下了C类合同,也变成了常规操作。

另一个事实是,从A到B的“≥100%涨幅”,反而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坊间传闻,齐麟和张镇麟这两位球员所签下的B类合同,价格也都相当可观。而如前所述,母队只需要工资翻倍就可以留住球员,可以谈判的空间其实非常巨大。

于是,在CBA的环境下,各支球队的薪金构成,已不再是最初设想的“几个A+几个B+许多C和3个D+几个E”,而是变成了如今的“大量A+大量B+少数C+少数D+个别球队有E”的模式。

比如说,辽宁队有赵继伟和付豪两个D,姜宇星和鄢手琪两个C,李晓旭是E,其他都是A和B;广东队只有胡明轩一个D,张文逸一个C,其他都是A和B;这种构成能够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同时极大程度上控制开支。

而作为对应的例子的两强北上两家:上海有王哲林一个D,刘铮一个E,崔晓龙、李添荣、闫鹏飞和袁堂文以及租借出去的戴昊5个C,张镇麟和李红权的B将在明年到期。

北京这边,三个顶薪周琦、范子铭、陈盈骏之外,赵睿、范依铭、塔瑞克·加尼尤、姜文、张才仁、雷蒙都是C,还有方硕和翟晓川两个E,只从这两家的纸面名字来看,恐怕4800万的工资帽上限,不太能够限制他们的争冠欲望。

那么,回到最初的话题。在有工资帽体系之前,CBA的建队成本就不是平衡的,能够拿的出丰厚薪水的球队,也有足够的理由和条件留住不想放走的球员。而中国球员安土重迁的思维模式,在不太多的工资涨幅的前提下,很难轻易受到动摇。

近些年CBA工资帽体系的最大影响,更多是体现在顶薪合同的上限上——疫情前设定的900万(后改为800万),再到如今的600万,使得很多原本拿得到更多工资的球员被动降薪(周琦、易建联以及丁彦雨航),而在卡死了工资上限的情况下,大城市的背景,便成为了影响力大得多的因素了。

NBA所倡导的母队可以给出远高于非母队顶薪的规则,在CBA这里变成了D类的独家签约权。前者给出了球员牺牲金钱而离队的选项,而后者则是给了经济条件并不那么出众的球队,用本队球员换取部分现金的权利。

于是,CBA很自然地滑向他们之前也更接近的模式:欧洲足球。

英超、西甲,也包括此时的中超,和另一种存在的沙特联赛——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豪门、中游和下游球队,有着各自明确的定位:豪门天然吸引所有优质球员;中游球队出售优秀球员换取薪资,并买入其他有潜质和当打之年的球员;下游球队依靠出售球员维持财政,并尽可能依靠租借、队内提拔和非当打之年球员来尽力保级。而这些球队本身的自我换血,也并不依赖选秀,而是尽力发展各自的青训。

于是,从今年开始的CBA,以其不同的城市和资方背景,被天然分成了不同的阵营。在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强力的资方,中小城市的球队很难依靠管理层的运作来提升实力,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球队所处阵营的定位。

当然赞助商和官方其实发力点也不一样,你看四川男篮全运会这个造型,谁敢说他们经济基础不行啊

只是CBA,比起良性循环的欧洲足坛(姑且也可以算上中超),仍然有两个特殊的影响发展的地方:

CBA没有升降级,中下游球队也没有直接的竞争动力。

那么长此以往,替强队培养球员换取资金,成为一种可能。

还有就是外援。

杜锋: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在最近20年的CBA,即便国内球员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最终决定谁能夺冠的基础依然是强力外援。

而我们的CBA在8月31日截止国内球员报名,外援却可以随时替换使用,那么外援的实力和适应性的差异,可要远远大于国内球员的阵容变化了……

当然,CBA(以及中超)在外援上的朝令夕改,当然也极大地影响到了球队的正常运作,突然提高的4节7人制且同时拥有4名外援,不限制外援更换次数,也在过去一年间改变了一些球队的运势。

国内球员团结,外援引进给力,当然可以走到很后面,只是面对着来自不同层面上的对手的提高,有些球队选择的是继续硬刚,有些球队的选择可能是直接躺平。

当然,对CBA而言,他们也不是全无动作,至少在新的一年,还是修正了一条规则:

上赛季不限制外援更换次数

至少今年,不会出现豪门球队注册4个人,另外再备着2个随时用来替换的情况了。在这一点上,起码做到了相对公平。

那么,全新版本的CBA是好是坏,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了。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体工队长”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文/文若)

热门资讯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2023赛季CBA顶薪球员达26人 广厦队三人领衔

2023赛季CBA顶薪球员达26人 广厦队三人领衔

2025-26赛季CBA联赛共有26名球员获得D类顶薪合同,广厦男篮、北京男篮和浙江男篮各有三人入选,成为拥有顶薪球员最多的球队。值得关注的是,天津男篮的林庭谦继续位列顶薪名单,他曾在刚结束新秀赛季时就获得顶薪,创造了CBA历史纪录。上赛季,林庭谦代表天津队出战45场比赛,场均贡献18.4分、3.7篮板、6.3助攻和1.6抢断,表现全面。 CBA的D类顶薪合同最高年薪可达600万元,但具体金额因球员和俱乐部而异。例如,郭艾伦目前仍持有一份600万元的顶薪合同,尽管上赛季仅出场11次,
2025-11-28 00:03
CBA官方公布明年免测球员名单,付豪及北控4将上榜

CBA官方公布明年免测球员名单,付豪及北控4将上榜

近日,CBA官方公布了2026年免测球员名单,共有30名球员因上赛季体测成绩优异,获得下一年度免测资格。其中,辽宁本钢俱乐部的付豪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入选,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CBA最新规定,每年体测成绩排名前10%的球员,可获得次年免测资格。这一政策被视为对体能优秀球员的奖励机制,体现了中国篮协和CBA公司对球员体能建设的重视。 从各俱乐部分布来看,北京控股男篮共有4人入选,包括孟子凯、邹雨宸等球员。南京同曦、山西汾酒和吉林九台农商银行各有3个免测名额。其他俱乐部如广东、福建等也均有球
2025-11-28 00:03
辽宁队全员通过体能测试 付豪免测明年生效

辽宁队全员通过体能测试 付豪免测明年生效

近日,2025-26赛季CBA联赛全员体测结果正式公布,辽宁本钢男篮表现亮眼,全队顺利通过体测。据辽宁当地媒体报道,球队内线球员付豪在体测总分中高居第一,成绩十分突出。根据CBA体测规则,排名前10%的球员将获得下赛季免测资格,付豪因此成功入选,明年无需再参加全员体测。 付豪在休赛期积极投入训练,加强身材管理,并在全运会赛场上有出色发挥,此次体测多项成绩均表现优异。队内排名第二的是年轻球员李虎翼,他在休赛期强化了力量训练,进步明显。新赛季辽宁男篮后场因伤病影响阵容深度不足,李虎翼有望
2025-11-28 00:01
2025年CBA广东男篮赛程时间表一览

2025年CBA广东男篮赛程时间表一览

2025年12月3日至8日,第二届CBA俱乐部杯将正式开赛,广东男篮被分在D组,该组比赛将在武汉赛区进行。同组对手包括辽宁、山西、江苏、广州以及NBL球队合肥狂风,由于强队众多,D组也被称为“死亡之组”。广东男篮的首场比赛定于12月4日晚20点进行,对手正是上赛季季后赛曾以3-0横扫自己的山西队,这场比赛看点十足。 以下为广东男篮小组赛的具体赛程安排:12月4日20:00,广东对阵山西;12月5日20:00,广州迎战广东。所有比赛都将在武汉洪山体育馆举行。今年夏天,山西队引进了刘东、
2025-11-27 21:05
2025-26赛季CBA赛制迎来重大变革

2025-26赛季CBA赛制迎来重大变革

2025至2026赛季CBA联赛赛制规则详情一览多项变动靠齐FIBA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即将迎来2025至2026赛季的重大变革新赛季的赛制规则进行了多项显著调整其核心方向是进一步与国际篮联FIBA规则体系接轨旨在提升比赛节奏增强对抗强度并优化联赛的竞技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以下将详细解读新赛季的主要变动 常规赛赛制革新新赛季常规赛将继续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但参赛队伍数量有望进一步扩充具体队伍数量需等待官方最终确认常规赛阶段将更加注重比赛的连贯性与紧凑性赛季周期可能适度延长以确
2025-11-27 17:04
辽宁队新赛季CBA首场比赛对阵天津荣钢

辽宁队新赛季CBA首场比赛对阵天津荣钢

新赛季辽宁cba常规赛揭幕战对手是谁答案天津荣钢 随着夏日的热浪逐渐退去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中国篮球迷们的热情即将被再次点燃新赛季的CBA联赛大幕将启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上赛季的总冠军辽宁男篮身上他们将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开启新的征程那么他们新赛季常规赛的揭幕战对手究竟是谁答案已经揭晓那就是天津荣钢男篮 这场对决无疑为新赛季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辽宁男篮作为联赛的传统豪强拥有着深厚的冠军底蕴和庞大的球迷群体队中核心球员如赵继伟张镇麟等正值当打之年他们的默契配合与个人能力是球队取胜的关键而外援弗格
2025-11-27 16:20
CBA体测新规:沈梓捷周鹏等30人未过,原帅等获免测资格

CBA体测新规:沈梓捷周鹏等30人未过,原帅等获免测资格

CBA体测结果出炉:沈梓捷周鹏等30人未通过原帅等30人下季免测 近日CBA联赛官方公布了新赛季前的体能测试结果本次体测共有来自各俱乐部的球员参与其中30名球员未能通过测试包括深圳队的沈梓捷和广东队的周鹏等知名球员同时山西队的原帅等30名球员因符合免测条件将在下赛季免除体测 体测作为CBA联赛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旨在通过科学评估球员的身体素质确保球员在高强度比赛中保持良好竞技状态测试项目包括耐力速度爆发力等多个方面所有球员必须达到规定标准才能获得新赛季的参赛资格 未能通过体测的球员中沈
2025-11-27 14:00
CBA新赛季赛制调整,12月12日正式拉开战幕

CBA新赛季赛制调整,12月12日正式拉开战幕

中国篮球协会(CBA)正式公布新赛季赛程,比赛将于12月12日拉开帷幕,持续至明年4月24日。揭幕战将由卫冕冠军广厦队坐镇主场,迎战山西队。受全运会赛事影响,本赛季开赛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常规赛第23轮于2026年2月3日结束后,联赛将进入休整期,并于3月11日恢复第24轮赛事。 本赛季CBA迎来重大变革,联赛将全面采用国际篮联(FIBA)规则体系。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比赛时长由原来的四节48分钟,调整为四节40分钟。同时,一些具有CBA特色的规则,如短暂停机制、球员累计6次犯规才离场
2025-11-27 11:23
CBA新规:累计8次技犯自动停赛,罚款细则公布

CBA新规:累计8次技犯自动停赛,罚款细则公布

中国篮球协会与CBA公司近日宣布,为加强2025-26赛季联赛的赛风赛纪管理,将实施更严格的技术犯规处罚规则。根据新规,球员或教练员累计技术犯规达到8次时,将自动停赛一场,从第9次开始,每次技术犯规还将被处以1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与2024-25赛季相比,新规明显提高了处罚标准。此前,球员或教练员需累计9次技术犯规才会触发停赛,而罚款也从第7次开始逐步实施。新规则下,技术犯规次数在6至8次之间时,每次罚款5000元,第9次起罚款提高至1万元。这一调整旨在进一步规范球员和教练员的行为,
2025-11-27 00:01
CBA新赛季全面接轨FIBA规则解读

CBA新赛季全面接轨FIBA规则解读

2025-26赛季CBA联赛将全面采用FIBA国际篮联规则,在比赛时间、犯规与暂停等多个方面作出重要调整。其中,单节比赛时间将从原来的12分钟改为10分钟,与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保持一致,帮助中国男篮更好地适应国际赛场的节奏。 在暂停规则上,新赛季将取消短暂停,球队需要在战术安排和临场应对上提高容错率。犯规规则也有显著变化,包括取消球员个人6次犯规即离场的规定,以及不再执行单节全队累计5次犯规即进入犯满状态的处理方式。这些调整将进一步推动CBA联赛与国际赛事接轨,提升国内球员在国
2025-11-27 00:01
返回顶部